「法鼓佛教學院時間規範資料庫說明:Notes on the DDBC Time Authority Database」:修訂間差異
imported>Putitz |
imported>Putitz 小無編輯摘要 |
||
行 3: | 行 3: | ||
'''Notes on the DDBC Time Authority Database''' | '''Notes on the DDBC Time Authority Database''' | ||
Date: | Date: 2016-03-31 | ||
Author: Zhang Boyong 張伯雍 | Author: Zhang Boyong 張伯雍 |
於 2016年3月31日 (四) 22:07 的修訂
法鼓佛教學院時間規範資料庫說明
Notes on the DDBC Time Authority Database
Date: 2016-03-31
Author: Zhang Boyong 張伯雍
為了幫助讀者瞭解本資料庫內容,茲將曆譜結構分為四部說明 :Outline
編碼部份 Basic Calendar System
西曆部份 Standards regarding western dates
朔閏部份 Averages of Lunar months, Solar years and durations indicated by Solar Terms
帝年部份 Era Names
參考資料 Reference Material
凡例 Examples
編碼部分 Basic Calendar System:
採用年表儒略日(Julian day,天文儒略日+0.5)編碼。以上推格里曆(proleptic Gregorian calendar)至西元-4713年11月25日為第1日,按日每天一碼。至西元2000年12月31日應為第2451910日。由於中國日干支「假定」為不間斷之循環紀日,所以日干支的排列也是對應於這個編碼。
The DDBC Authority database uses the Julian day of the Julian date (JD) system of time measurement for scientific use as basic unit.
西曆部分 Standards regarding western dates:
自西元前4714年(-4713-11-25)至今。The Julian Day Number starts at -4713-11-25.
3.1 格里高利(式)曆 Gregorian calendar(ISO) 為預設值。依照ISO_8601-2004_E所發佈的標準,採用格里曆曆法推算,即1582年之前的日期亦依格里曆法上推。即四年一閏,但逢百需為400的倍數才閏。故為400年97閏,閏年366日,平年365日。曆年採天文曆計算方式。即西元前1年為西元0年(閏年),西元前二年為西元-1年,其餘類推。
The database assigns Western dates according to the proleptic Gregorian calendar and represents them as described in ISO 8601-2004 E. With an intercalation of 1 day every four years, leap years have 366, normal years 365 days.The database accepts the proleptic Gregorian calendar with the year zero as used in astronomy. This results in BCE dates as being counted one year later than it appears in literature that uses the proleptic Gregorian calendar without the year zero. What in historical literature is often referred to as the year 221 BCE is therefore year -220 in the database.
3.2 西曆 Western calendar 在西元1582年10月4日之前為儒略曆(Julian calendar),即四年一閏,且不用天文曆計算方式(沒有0年),西元前1年為西元-1年(閏年)。1582年10月15日之後為格里高利曆(Gregorian calendar),沒有10月5日至10月14日。此選項為目前多數文獻採用。
朔閏部分 New moon & Intercalations:
東亞史的紀日均採用中國發展的陰陽干支三合曆。除日干支每60日一循環外,月與年的週期均須按實測的平均值累計。此平均值也是歷代曆術的重點。
4.1 陰曆:
凡月朔 (new moon) 則為該月的「初一」,與希伯來曆(Hebrew calendar)、回曆(Islamic calendar)以「朏(crescent)」為月首不同。陰曆月的週期採「朔望月」(synodic month),平均週期(朔策)為29.53日。但歷代曆術疏密不一,又或有採用進位法(借半日法),或人為失算,偶有失朔情形。所以後代曆家以用曆時期的曆術推步朔閏時,未必即為古代實際用曆。因此若有文獻顯示失朔在一日(±24小時),且不影響前後月朔日時,則會視情形調整,儘可能恢復歷史原貌。而實際的朔望,本資料庫引用Astro Pixels Six Millennium Catalog of Phases of the Moon(已換為中原時間)與《三千五百年曆日天象》記錄於左方,朔為 ●,望為 ○ 作為參考。另外,古代曆法的準確性,常以日月食來測試並修正計算的係數,本資料庫亦引用NASA Five Millennium Catalog of Solar Eclipses(目前已移至http://astropixels.com/ephemeris/phasescat/phasescat.html)與NASA Five Millennium Catalog of Lunar Eclipses,由此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曆法的疏密。請注意,表中所載不限於東亞地區可見。
4.2 陽曆:
古代以「冬至」(winter solstice)之月立為該歲之首月,太陽行黃道一周為一年,古代中國是以冬至點為界(目前採西曆,以春分點為界)。又將黃道分為24段,稱為24節氣,每段轄黃道15°(一周天360°),平均約15.22日。目前回歸年平均週期(歲實)約為365.2422日,稍大於12個朔望月的354.36日。「冬至」所在的月份建為「子月」也就是陰曆「十一月」。「冬至」如果不發生於子月,則置閏月以修正之。若以「子月」為一年之首,則稱為「子正」。以「丑月」為一年之首,則稱為「丑正」,以「寅月」為一年之首,則稱為「寅正」,以「亥月」為一年之首,則稱為「亥正」。如:
- 秦朝至漢武帝元封七年採用「亥正」。
- 漢武帝太初元年改採「寅正」。
- 王莽始建國元年改採「丑正」。
- 漢淮陽王更始元年改採「寅正」。
- 前魏明帝景初元年改採「丑正」,以該年之三月為四月,故是年無三月;至景初三年復「寅正」,因此前魏明帝景初三年有兩個十二月。
- 唐武后(武則天)永昌元年,以該年之十一月為其載初元年的歲首,因此,唐武后永昌元年只有11個月。
- 唐武后久視一年十月復寅正。
- 唐肅宗上元二年,以該年之十一月為次年子月,十二月為丑月。故上元二年只有10個月。
本資料庫左方24節氣乃利用列出指定年自春分開始的24氣所提供的 javaScript(媒體:24 solar terms.doc)計算,並與《三千五百年曆日天象》對校,僅供參考。
Trying, as most cultures, to synchronize lunar and solar calendars for the sake of agriculture, the Chinese calendar had at various times to intercalate a leap-month. In the sexagenary cycle (Stems-and-Branches) leap-months are included under various names (子正, 亥正, 寅正, 丑正 …) depending on after which month the leap-month was inserted.
4.3 置閏:
24節氣由12節(節氣)與12氣(中氣)交錯組成,故前一個中氣到下一個中氣平均約30.43日,略大於「朔策」。不過因為地球軌道是橢圓形,每行經15°的時間不一樣長,所以早期曆術採用「平氣」(平均值),後期才採用「定氣」(實際值),但這又影響到月建的計算。曆術規定每一個月建應包含一個「中氣」,但因朔策較小,有時會發生月中沒有「中氣」的情形,此時就將這個月置為閏月(無中置閏法),故閏月沒有月建。不過在漢武帝制《太初曆》之前,24節氣尚未定形,因而採用「年終置閏」法(歸餘於終),故稱「後九月」(用亥正)。以下將月建與對應的中氣列表:
月支(月辰)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戌 | 亥 |
四季 | 仲冬 | 季冬 | 孟春 | 仲春 | 季春 | 孟夏 | 仲夏 | 季夏 | 孟秋 | 仲秋 | 季秋 | 孟冬 |
中氣 | 冬至 | 大寒 | 雨水 | 春分 | 穀雨 | 小滿 | 夏至 | 大暑 | 處暑 | 秋分 | 霜降 | 小雪 |
月旅律中 | 黃鐘 | 大呂 | 太簇 | 夾鐘 | 姑洗 | 仲呂 | 蕤賓 | 林鐘 | 夷則 | 南呂 | 無射 | 應鐘 |
這個部分偶爾也因餘分(不足一日的餘數)的不同,導致產生不同的曆譜。
The Jieqi system of 24 solar terms that mark astronomical, meteorological or agricultural event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the festival calendar. Before the Han Wudi’s calendar reform in 104 BCE the exact timing of the 24 was not standardized consistently. For dates between -220 and -103 we therefore correlate the solar terms to the months as in the table above. It should be understood that this is an approximation.
中國帝年部份 Era Names:
東亞的紀年除了60年一循環的干支紀年外,還有以帝王即位紀元,以及「年號」紀元。
5.1 干支紀年與歲首有關,端視用曆時期採用哪一個月建為正月。除了前述幾個例外,都是以寅正為紀年的歲首。有一些古文獻不用干支紀年,而用「太歲紀年」。例如《資治通鑑.秦紀一》:「起柔兆敦牂,盡昭陽作噩,凡二十八年。」這裡「柔兆敦牂」即丙午年,「昭陽作噩」即癸酉年。以下為引用自《維基百科》的對照表。
歲陽
天干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己 | 庚 | 辛 | 壬 | 癸 |
爾雅寫法 | 閼逢 | 旃蒙 | 柔兆 | 強圉 | 著雍 | 屠維 | 上章 | 重光 | 玄(元)黓 | 昭陽 |
史記寫法 | 焉逢 | 端蒙 | 遊兆 | 彊梧 | 徒維 | 祝犁 | 商橫 | 昭陽 | 橫艾 | 尚章 |
歲陰
地支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戌 | 亥 |
爾雅寫法 | 困敦 | 赤奮若 | 攝提格 | 單閼 | 執徐 | 大荒落 | 敦戕 | 協洽 | 涒灘 | 作噩 | 閹茂 | 大淵獻 |
史記寫法 | 困敦 | 赤奮若 | 攝提格 | 單閼 | 執徐 | 大荒駱,大芒落 | 敦戕 | 葉洽 | 涒灘 | 作鄂 | 淹茂 | 大淵獻 |
「太歲紀年」的前身為「歲星紀年」。「歲星」即木星,公轉一周約為11.86年,接近12年。古人開始不知有0.14年的誤差,利用木星來紀年,以12年為一紀。戰國後期因誤差逐漸顯著,遂為「太歲紀年」取代。後世文章亦偶有引用,做為時間記錄。下表為歲星與地支與28宿之對應表:
地支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戌 | 亥 |
歲星 | 玄枵 | 星紀 | 析木 | 大火 | 壽星 | 鶉尾 | 鶉火 | 鶉首 | 實沈 | 大梁 | 降婁 | 諏訾 |
28宿 | 危 虛 女 | 牛 斗 | 箕 尾 | 心 房 氐 | 亢 角 | 軫 翼 | 張 星 柳 | 鬼 井 | 參 觜 | 畢 昴 胃 | 婁 奎 | 壁 室 |
5.2 中國在漢武帝之前,皇帝皆以即位之年稱「元年」,有時也分段稱「前元」「後元」。自漢武帝開始採用年號,取代部分「易正朔」的功能。由漢武帝建元元年至清宣統三年,共有七百多個年號。短者兩、三天,長者逾一甲子年。本資料庫蒐羅採用的原則,是以古代文獻是否可能採用作為時間紀錄為標準(實用原則)。若是有可能發生則納入,無則否。
例一: 後晉高祖天福年號,後漢高祖劉知遠承用。則「天福」年號序號不斷,但會更新朝代及帝號。 例二: 明成祖以建文四年為洪武三十五年。則洪武雖只31年,仍與建文年號並列,但旁邊加上「(推算)」,以示區別(實際未用)。
In principle we try to include all era names and numbers that can appear in texts, whatever irregularity their usage presents historically.
5.3 在夏、商、周(三代)的定年問題上,暫時採用朱永棠的資料,詳周武王克商的正确年份和日期—用现行格累古里公历的四分月相来考核后的鉴定成果(2004年更新版)以及朱永棠先生夏商周断代年份考核报告。
5.4 關於明、清部分可另參考臺大數位典藏研發中心 中西曆對照查詢系統。
日本帝年部份
日本基本上承襲中曆的用法,採陰陽干支三合曆以及年號。起自推古天皇元年正月初一至明治五年,凡一千二百餘年。資料內容是由日本須賀隆先生提供之日本朔閏表,再參酌《大日本史》而成。由於日本在14世紀有南北朝之爭,後明治天皇時斷以持有「神器」的南朝(大覚寺統)為正統,故須賀隆先生未將北朝(持明院統)年號納入。本資料庫依「實用原則」增補北朝部分,以利讀者。
朝鮮王年部份
朝鮮紀年由西元前一世紀的「三國時期」開始,至1895年日韓合併為止。本資料庫以中原地區曆譜為底本,並參酌《三國史記》、《三國遺事》、《高麗史》、《朝鮮王朝實錄》(即《李朝實錄》)等史料修訂。如:同為西元16年
《漢書.王莽傳》:(天鳳三年七月)戊子晦,日有食之(丑正) 《三國史記.新羅.南解次次雄》:十三年秋七月戊子晦日有食之(丑正)
兩書皆由寅正改為丑正,知新羅奉新朝正朔。而朔閏的修訂亦依照4.1的規則:「失朔一日以上存疑不錄。」
唯一的例外,在於1096年歲次丙子,自四月壬戌朔始。原本以為是修史錯誤,但後面七、八、九月連續與曆譜差有2日,至丁酉年乃合。(參考 國書刊行會《高麗史.世家》p159)直到後文:「乙酉,中書省奏見行曆有乖錯處,請削撰曆者職。從之。」(參考 國書刊行會《高麗史.世家》p164)方才說明這是一個曆法錯誤。而這個錯誤由來,在《高麗史.曆志》中提供一個線索:「高麗不別治曆,承用唐宣明曆。自長慶壬寅,下距太祖開國,殆逾百年,其術已差。前此唐已改曆矣!自是曆凡二十二改,而高麗猶馴用之……」(參考 國書刊行會《高麗史.志》p64)。所以這一年的朔閏保留《高麗史》的記錄。
朝鮮自唐高宗之後即奉中國正朔,偶有自立年號,但中國五代之後不再復見。依次採用宋、遼、金、元、明、清等朝年號。年號更易大約比中國晚數個月,有時也不一定改,如《高麗史.世家》p75:「辛丑,金行恭回報:『契丹不從所奏。』遂停賀正使。仍用聖宗大平(太平)年號。」有時陽奉陰違,如《朝鮮王朝實錄.哲宗.附錄四碑文》:「崇禎紀元後二百四年辛卯六月十七日誕生。」雖然基於「實用原則」本資料庫會提供「崇禎」二百六十八年的曆譜,但基本上還是請讀者參考中國年號,不一一增補於朝鮮曆譜項下。
朝鮮又認為依周禮,王即位後逾年才稱元年。所以王氏高麗與李氏朝鮮,皆在王登基後次年稱「元年」,與中、日不同。本資料庫為避免「零年」或「前一年」的表述,登基年以前一個王年繼續推算,至「元年」為止。
參考資料:
- 中研院兩千年中西曆轉換http://sinocal.sinica.edu.tw/
- INTERNATIONAL STANDARD ISO 8601 (Third edition 2004-12-01)。http://www.jibbering.com/faq/res/ISO_8601-2004_E.pdf
- 《中國史曆日和中西曆日對照表》,方詩銘、方小芬,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張培瑜,大象出版社。
- 《二十史朔閏表》,陳垣,中華書局。
- 《中國歷代年號考》(修訂版),李崇智,中華書局。
- 《遼宋夏金元五朝日曆》,洪金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二十四史》,電子版文淵閣四庫全書,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參考http://zh.wikisource.org/zh-hant/Wikisource:史書
- 《資治通鑑》,電子版文淵閣四庫全書,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參考http://zh.wikisource.org/zh-hant/資治通鑑
- 《大日本史》,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線上影印本。http://miko.org/~uraki/kuon/furu/text/dainihonsi/dns000.htm
- 日本須賀隆先生提供之日本朔閏表。
- 《三國史記》。http://zh.wikisource.org/zh-hant/三國史記
- 《三國遺事》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49/2039_001.htm
- 《高麗史》,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線上影印本。http://kindai.ndl.go.jp/info:ndljp/pid/991068
- 《朝鮮王朝實錄》,韓國國史編纂委員會。http://sillok.history.go.kr/main/main.jsp
- 《從正朔看朝鮮王朝尊明反清的正統意識》,孫衛國,《漢學研究》第22卷第1期,頁191。
- 周武王克商的正确年份和日期—用现行格累古里公历的四分月相来考核后的鉴定成果(2004年更新版)http://xiangyata.net/data/articles/e02/89.html#
- NASA SIX MILLENNIUM CATALOG OF PHASES OF THE MOON http://eclipse.gsfc.nasa.gov/phase/phasecat.html
- NASA Five Millennium Catalog of Lunar Eclipses http://eclipse.gsfc.nasa.gov/LEcat5/LEcatalog.html
- NASA Five Millennium Catalog of Solar Eclipses http://eclipse.gsfc.nasa.gov/SEcat5/SEcatalog.html
凡例 Examples
1. 日的表達:以年表儒略日(Chronological Julian day)號碼附於西元日期之下。如「秦始皇二十七年十月初一」為「西元-0220-11-14」該日為 (1641025) 戊寅日。
2. 月的表達:如「秦始皇二十七年十月」會將該月朔日干支明示於旁邊(戊寅朔)。起訖日期為「西元-0220-11-14 ~ -0220-12-12」代碼為(16410251641053),即-0220-11-14的號碼(1641025)與-0220-12-12的號碼(1641053)並列。NASA 的朔望表於左欄,以 ●(朔)○(望)符號表示。民國紀元後,另有歲次、農曆月名。
3. 年的表達:如「秦始皇二十七年」會將歲首朔日干支明示於旁邊(戊寅朔)。起訖日期為「西元-0220-11-14 ~ -0219-11-02」代碼為(16410251641378),即-0220-11-14的號碼(1641025)與-0219-11-02的號碼(1641378)並列。
4. 年號的表達:西漢武帝「太初」年間,起訖日期為「西元-0104-11-23 ~ -0099-02-05」代碼為(16834021684936),即-0104-11-23的號碼(1683402)與-0099-02-05的號碼(1684936)並列。
5. 朝代的表達:如北魏年間,起訖日期為「西元+0386-02-21 ~ +0535-02-05」代碼為(18620951916500),即+0386-02-21的號碼(1862095)與+0535-02-05的號碼(1916500)並列。
6. 所有日期若為並行發生(同時)亦會同時條列。
7. 外推日期:實際上未發生,但文獻採用者,在本資料庫中以「(推算)」表達。在文獻中有時後代作者會依《資治通鑑》的成例以最後一個年號作為該年的代表,如後晉高祖「天福」年號,自十一月十四日啟用;則之前凡採用「天福」記錄日期者,都會在日期旁注記為「(推算)」。又或有些年號為他國所用,如西晉愍帝「建興」年號,即外推44年,亦同。
8. 相續日期歸屬的劃定:「即位日」優於「遜位日」。如甲子日某皇帝崩,新皇帝若於乙丑日即位,則甲子日歸某皇帝;若新皇帝於甲子日(崩日)即位,則甲子日歸新皇帝。
9. 文字使用以臺灣正體中文為主。但資料庫內提供自動異體字查詢轉換,所以除一般異體字外,簡體字、日文漢字也可使用。而韓國自有年號,以及元、明、清三朝另附韓文年號(韓字發明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