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規範資料庫(Buddhist Authority Database Project)」工作手冊
「佛學規範資料庫(Buddhist Authority Database Project)」工作手冊
A. 本工作手冊的閱讀對象是編輯「佛學規範資料庫」的編輯者。建議編輯者對於古代文獻應具備以下能力:
- 能句讀。
- 知斠讎。
- 熟文史。
- 善表達。
- 「佛學規範資料庫」建置的目的,在於將佛學文獻中的「人名」、「地名」、「時間」等元素做「唯一」的識別。
- 例如:《宋高僧傳.不空傳》中有「劉僊鶴」一人,實為唐代宗時的內給事「劉仙鶴」。
- 又如:《梁高僧傳.鳩摩羅什傳》中有「合梨」一地,實為甘肅之「合黎」。如此種種,因撰述者不同而導致的文字差異,正是本資料庫所力圖弭平的。
- 以上第一例屬異體字狀況,本資料庫在搜尋前會先經過 c_variants 表,此時搜尋會以「劉仙鶴」「劉僊鶴」「劉僲鶴」各搜一遍。所以建立人名、地名時並不需要考慮異體字問題。但編輯者在完成時,若發現 c_variants 表未收錄該異體字,請儘快通知管理員(目前為:張伯雍)。
- 以上第二例屬異名問題,多發生於傳抄時,此時就應儘可能蒐羅列入。
B. 本資料庫編輯的重點在於提供「識別資料」,如人名的生存年代、籍貫、生卒年、簡歷、著作……;地名提供今地名、經緯度座標……。
- 資料來源,以僧傳(如《高僧傳》《比丘尼傳》)、二十五史(《本紀》《列傳》《志》)等文獻,以及《佛光大辭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等工具書。這些書目另建於「書目資料庫」(DDBC biblography Database)。
至於編輯中有一些屬特例、細節的問題(例如:「京師」算不算別名?)則請參考:「佛學規範資料庫(Buddhist Authority Database Project)」答客問
編輯「人名規範資料庫」
第一步驟 登入
- 到http://dev.ddbc.edu.tw/authority/
- 輸入Account 帳號、Password 密碼,按下「Login」
- 選擇「人名規範資料庫」
第二步驟 新增
- 確認欲建置之人名是否已存在「人名規範資料庫」當中。實用上,是編輯者需要引用時發現無該筆資料(人物),才會新增建置。所以若是一時無法找到正確資料,請以其他別名再試試看。若是找到,記得將這個缺漏的別名補上。若是沒有在資料庫中,則按「新增:人名 | 人名群組」中的「人名」,進入「人名規範資料庫」新增資料。
第三步驟 資料編輯
- 畫面上方有六個標籤:「常名與別名」「基本資料」「出現位置/Occurred in」「消歧義」「師徒關係」「作譯資料」。分別代表提供識別的六群資料。
常名與別名
常名
- 舉凡本名、字、號、別號、筆名、諡號、封號或其他名號中擇其「姓名」為常名,其餘者為別名。然後選擇其語系,每一語系得有一常名。另外,但凡地望、住錫寺、常駐地名,則「不冠」,這部分請另行填入相關表格或說明欄。「禪師」、「法師」等一般尊稱則「不綴」,惟若「經師」、「律師」、「論師」等與生平成就有關之尊稱仍綴之。
- 另外像:A010799 關輔懷,A008154栢林潭,A010800 南陽慈,A010772 清涼洪,此三筆都是將地名(紫紅色)加在人名之前,因為只有一個名字較難辨認,仍照文獻收錄。
- 請試著用CBETA電子辭典檢索,檢索字串,例如:清涼洪,可用「清涼 + 洪」即可查到,X77n1524_p0491c15 正洪。
新增漢語拼音
2012.05.02 Grace
- 漢語拼音
別名
- 除以上沒有被選為常名的稱號外,曾使用過的同音字、異體字等亦一體收錄。如:「達摩掬多」,亦作「達磨鞠多」「達摩鞠多」。彼此皆有一字之差,雖然本資料庫具有異體字交換功能,如「乹」「亁」為「乾」之異體字,可以僅輸入其中一個即可。但「鞠」「掬」不互為異體,仍需逐個輸入。至於這些別名的來源除參考資料外,請儘量記錄於「出現位置/Occurred in」中,以增加識別的強度。
- 由於避諱、說明、尊崇等緣故,直接以地名、寺名稱呼人的文獻很多,如「曹溪」由於經常發現,故也收錄進來。古人治學有「例不十,不立法」之說,像這樣「曹溪」出現頻繁,例不止十,不在排除之列。
2011.10.07 新增
- 以A004867 范仲淹 為例說明
Occurs in:CBETA X77n1524_p0409c22 補續高僧傳: 洞山稟傳 { 范文正公仲淹 }
XML 標記 應修改為
X77n1524_p0409c21║恭。時叢林號古塔主。初說法于芝山。嗣雲門。景祐初。
X77n1524_p0409c22║<persName>范<roleName>文正公</roleName>仲淹</persName>守饒。迎住薦福。示眾曰。夫出家者。為
- 以A018358 程師孟 為例說明
X77n1524_p0419b03║為之豐。直院祖君無擇。部憲<persName>程<roleName>君</roleName>師孟</persName>。並著好賢樂
基本資料
「類別 Category」欄:
- 南朝梁釋慧皎撰《高僧傳》時,曾依高僧的行誼成就區分為十科。此乃仿司馬遷之區分《史記》為本紀、世家、列傳、書、表而來,是紀傳體例的架構。後世的《續高僧傳》《宋高僧傳》《大明高僧傳》都依例分設。本資料庫為佛學規範檔,在高僧傳專案中特開此一欄位,以茲記錄。未在僧傳中分科的人物則免填。
「朝代 Dynasty」欄:
- 確定卒年者,填卒年時「朝代」。朝代有並行者(如北宋、遼)則填入所在朝代。宋代以後,特重「正統」思想,不承認外邦的地位,往往將遼國僧書為宋人,導致資料的歧異。本資料庫則明確定義為卒年時所在的「朝代」,不僅是時間上的,也是空間上的。
- 若為不確定卒年者,以文本中所提之「朝代」或研判前後文填入。
「生卒年」欄:
- 按下「編輯生卒年」,會有一彈跳視窗如圖。有生年及(或)卒年紀錄者選上欄,僅卒年及歲數者選中欄,僅生年及歲數者選下欄。依生年及卒年資料順序填入。編輯者所填入的資料將會紀錄為字串,以便與資料來源比對,確認輸入的資料為正確。
請注意:生卒年的西曆表達預設為「格里高利(式)曆 ISO 8601 (Proleptic Gregorian Calendar (with year zero))」,如需換算為「西曆 Julian Calendar before 1582 / Gregorian Calendar after 1582 (without year zero)」,需做切換。詳見法鼓佛教學院時間規範資料庫說明:Notes_on_the_DDBC_Time_Authority_Database#西曆部分 Standards regarding western dates:
由於生卒年涉及許多事件發生的先後、矛盾與否等問題,所以凡填入生卒年資料時需一起填入引用資料來源,以便事件時間之覆審。
- 卒年確定,大約知道幾歲。
範例:A019534趙岐
- 新增 生卒年推測
- 生年及卒年都不確定,大約知道生年及卒年。
範例:A009031魯班
- 確定卒年而不確定生年,以一百歲為限,推測生年。
例如若某僧人順治三年(1646-02-16 ~ 1647-02-04)卒,則推測最早生年為1646-99=1547,所以生年範圍為1547年的一月一日到1646年的二月十五日。
範例:A013772釋願誠
- 確定生年而不確定卒年,亦以一百歲為限,推測卒年。
例如若某僧人順治三年(1646-02-16 ~ 1647-02-04)生,則推測卒年最晚為1647+99=1746,所以卒年範圍為1647年二月五日到1746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 當生卒年都不確定,但確定歲數與知道在某個年號中卒。
例如某僧人齊建武年間(0494-12-06 ~ 0498-05-09)卒,年72,則推測最早生年為494-71=423,生年範圍為423年到427年。而卒年範圍就推測為建武年間(0494-12-06 ~ 0498-05-09)。
範例:A009412禮宗
- 當生卒年與歲數都不確定,但知道在某個年號中卒時,則假設其壽為一百歲,推測方式與上一例相同。
- 當生卒年都不確定,但確定歲數與知道其在某個年號中生時,與當生卒年與歲數都不確定,但知道其在某個年號中生時,其推測方式與上面兩例相同,以求其最大範圍。
- 當生卒年、歲數與在那個年號中卒、生都不確定,但知道其在某個年號中做了某件事。
例如某僧人在齊建武年間(0494-12-06 ~ 0498-05-09)做了某一件事,標記者可假定其僧人是在五十歲時做了那件事(其假定歲數要依前後文與各方資料判斷),並假定其年壽為一百歲,所以其最早生年推測為494-49=445,生年範圍為445年一月一號到494年十二月五日。而最晚卒年推測為498+49=547,卒年範圍為498年五月十日到547年十二月三十一。
- 當生卒年、歲數與在那個年號中卒、生都不確定,但知道其在某個年號、某一年,甚至是在一個以上的年或年號中做了許多事,其推測方式與上一例相同,以求取最大範圍。。
生卒年查詢字串 Birth-Death date Quote
- 以字串列出「編輯生卒年」跳出視窗的所有選擇結果,俾以說明編輯者如何在視窗中記錄生卒年。這項資料有助於瞭解編輯者是由參考資料的哪一段文字決定出此生卒年。尤其在多個並行朝代中,或同名年號中更容易使編輯者檢出錯誤。
「籍貫」欄:
- 請填入地名規範碼。例如:CN0101000Z30AA。若同一時代存在兩個以上之同名地,且無法確認何者時,請暫時將籍貫填入「說明 Note」欄,而不填入代碼。原則上以填入「生年」時的地名代碼為主。
「塔/圓寂地」欄:
- 請填入地名規範碼。以A000294 玄奘為例。
- 塔為優先填入,若沒有塔,次填圓寂地。
「性別 Gender」欄:
- 填男或女。
「是否歷史人物 Historical Person」欄:
- 「歷史人物」或「非歷史人物」擇其一。「非歷史人物」多屬神話、虛構、傳說人物,其生卒年、出生地為不可考。
「說明 Note」欄:
- 擇要填寫人物的說明,其目的以辨識該人物的身分為主。舉凡重要事跡、歷任官銜、僧臘、著作……等,均得以編入。唯目前本欄位有120字的限制,已經於其他欄位說明者,不需再重複填入。
- 例1:A001150 通容
- 末尾括號之中即為說明內容的資料來源。若有多處來源,則以分號(;)區隔。根據經驗,這樣的說明若能聯結至人物的傳記,會較為完整。所以在未來新增的說明,請儘量聯結至Wikisource二十五史,或是相關史傳中。大致上辭典中的資料也會來自於此。但引用傳記的缺點就是見樹不見林,許多重要的歷史人物較難在此看出其重要性。此時可以輔之以Wikipedia等其他參考資料。將人物聯結至史傳,可以將正史、野史與佛教史結合,如前面所舉例子:劉僊鶴、劉仙鶴。一個人名的聯結,事實就是一段歷史的聯結。可以提供讀者對人物更多面相的觀點。這一點是其他資料庫不易達成的,也是識別人物的上好材料。
- 2011年8月馬老師指示:
1.請少用異體字,改用通用字。
例:通元,明萬曆閒栴檀庵僧如方四世孫。
→萬曆「閒」 改為 萬曆「間」
2.請少用評價性用語
例:如珂,大智真融徒,為鎮海寺協理。後於天台山建修隱庵,頗為緇素見重。
→「頗為緇素見重」,可以不引用這類用語。
3.請不要用「我國」二字。
1. 引用凡例
1.1 CBETA(文本)引用凡例
- 例:X65n1295_p0716a23
1.2 其他(文本)引用凡例
- 例:g017p0036
1.3 說明 note(不含超連結,以120個字內為限)
- 例1.(佛光:4802)
- 例2.(佛光:4802、4833)
- 例3.(佛光:4802;佛百:4053.1;釋聖嚴 1998:10)
- 例4.(g024p0327;g009p0144;T01n0001_p0001a01)
- 例5.(佛光:5229;http://en.wikipedia.org/wiki/Patliputra,2008.12.15)
- 例6.(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1%9F%E6%B5%99&、http://www.hoolulu.com/zh/25shi/23yuanshi/t-062.htm,2008.12.02)
修正網頁連結與網頁連結之間,改用「;」表示
- 例6.(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1%9F%E6%B5%99&;http://www.hoolulu.com/zh/25shi/23yuanshi/t-062.htm,2008.12.02)Grace修改2012.07
- 例7.(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1%9F%E6%B5%99&,2008.12.02;http://www.hoolulu.com/zh/25shi/23yuanshi/t-062.htm,2008.12.04)
- 例8.(明僧索引:1411;T50n2062_p0902a04、T50n2062_p0901c26)
- 例9.(淵四.浙江通志.卷一百三十八:16;淵四.千頃堂書目.卷二十三:36)
1.4 分析綜合您所找到的資料之後,您可以呈現方式,如下所示:
- I. A006952 周應賓
- 註解(精簡) Notes(simple):萬曆十一年(1583)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至吏部尚書。曾任吏部侍郎(即少宰)。著有《舊京詞林志》、《普陀山志》、《九經考異》、《識小編內外篇》和《月湖草》等書。(http://www.hudong.com/wiki/1626年,2009.03.19;中名:545;http://baike.baidu.com/view/3123013.htm,2010.05.26;淵四.池北偶談.卷十:19)
- 註解(精簡) Notes(simple):萬曆十一年(1583)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至吏部尚書。曾任吏部侍郎(即少宰)。著有《舊京詞林志》、《普陀山志》、《九經考異》、《識小編內外篇》和《月湖草》等書。(http://www.hudong.com/wiki/1626年,2009.03.19;中名:545;http://baike.baidu.com/view/3123013.htm,2010.05.26;淵四.池北偶談.卷十:19)
2. 引用所表涵義
2.1 (釋聖嚴 1998:10)
- 表示「聖嚴法師,步步蓮華,台北:法鼓文化,1998。」的第10頁。
2.2 (Hummel 2003:39)
- 表示「Arthur W. Hummel ed., Eminent Chinese of the Ch’ing Period. 2 vols., 台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2003 [1991]」的第39頁。
2.3 (T01n0001_p0001a01)
- 表示《大正新脩大藏經》的冊數、經號、頁數、欄位、行數。
2.4 (X81n1568_p0306a14)
- 表示《卍新纂續藏經》的冊數、經號、頁數、欄位、行數。
2.5 (J27nB193_p0289c05)
- 表示《嘉興大藏經》的冊數、經號、續藏、頁數、欄位、行數。
2.6 (佛百:1063.2)
- 表示《中華佛教百科全書》頁數、欄位。
2.7 (g062p0162)
- 表示《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的志碼、頁碼。
- 於《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當中,無頁碼的編碼原則為「前一頁頁碼+英文字母」。
- 例:(g017p0011a)
- 表示《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的志碼、頁碼(第11頁的下一頁)。
- 例:(g017p0000a)
- 表示《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的志碼、頁碼(版本說明的頁碼)。
- 於《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當中,無頁碼的編碼原則為「前一頁頁碼+英文字母」。
2.8 (http://www.hoolulu.com/zh/25shi/23yuanshi/t-062.htm,2008.12.02)
- 表示網址、引用日期。
- 另外,<a target=blank href=網址>網址</a>,這是網頁超連結的語法,加入此網頁超連結的標記,可使網址具有連結功能。作法如下所示:
- (http://www.hoolulu.com/zh/25shi/23yuanshi/t-062.htm,2008.12.02)
3. 使用全形標點符號,如下所示:
- ,。、;:!?.-「」『』()《》〈〉……
- 遇生卒年時,請用半形「-」,例如:(502-519)。
- 標點符號用法,可參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M0001/hau/c2.htm。
4. 遇有梵、巴名時
- 其羅馬轉寫請依「IAST(國際梵語轉寫字母)」系統,詳參 http://zh.wikipedia.org/wiki/IAST。
- 特殊字元請配合「Arial Unicode MS」字型,如下所示:
- Ā ā Ī ī Ū ū Ṛ ṛ Ṝ ṝ Ḷ ḷ Ḹ ḹ Ṃ ṃ Ḥ ḥ
- Ṅ ṅ Ñ ñ Ṭ ṭ Ḍ ḍ Ṇ ṇ Ś ś Ṣ ṣ Ṁ ṁ é
- 例如:龍樹,梵名 Nāgārjuna。
5. 遇有藏名時,其藏文羅馬轉寫請依「Wylie」羅馬轉寫系統。
詳參 http://zh.wikipedia.org/wiki/藏文拉丁字母转写系统。
6. 引用網址時注意事項
- 不引用 Blog(部落格或網誌或網路日誌或博客)
- BBS(電子系統佈告欄)
- 小論壇(討論區或討論版)
- 旅遊網、書店之新書介紹、新聞網等。
建議網址如下:
-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http://gan.wikipedia.org/
- 維基文庫:http://zh.wikisource.org/
- 百度百科:http://www.baidu.com/
- 互動百科:http://www.hudong.com/
- 漢典:http://www.zdic.net/(此為《漢語大辭典》電子版)
史料的部份請儘量引用自四庫全書或維基文庫。
如果引用的資料來源是需要登入的網站,請不要使用。
[師徒關係]欄:
- 填寫跟此人名有關係的老師及徒弟,以利區別相似人名。
例如:A019716(祖韶),他的老師是遵式,他的徒弟是慧辯、元淨。
[消歧義(此筆人名可能跟下列人名搞混) Disambiguation]欄:
- 相同的人名或地名,不容易分辨,易混淆。故設此欄位,將相同的人名或地名填入,方便使用者區別。
出現位置 Occurs in
這個頁面的資料,是提供由資料庫前往人名發生來源文獻的所在位置。以回答:為什麼資料庫收錄這一個人?又在哪一些文獻也出現過?這裡所說的文獻主要是CBETA文獻。是識別異名、異字的背景資料。
CBETA 行號:
- 人名出現在 CBETA 者,則請填入該 CBETA 行號、該卷 CBETA 題名。
- 例如:
- CBETA 行號:X65no1295_p716a23
- CBETA 題名:禪宗頌古聯珠通集
「其他來源 Source」:
- 地名或人名出現在非 CBETA 者。
- 例如:g017p0036。按各專案提給資料庫的編碼填入。非CBETA文獻需向Authority小組申請,以便提供網頁聯結。
最後,按下「送出」鈕。如果想要取消本次新增,只要按「回上一頁」即可。
此外,另提供讀者「元素」在各文本中出現的位置,故有「原始出處」(Occurs in)一欄,可以引導讀者回到原典中「人名」「地名」出現的位置。
除中文文獻外,本資料庫還擴及英、日、韓、梵、巴利、藏、蒙、希臘、阿拉伯、古波斯、拉丁、維吾爾、希伯來等譯名,舉凡古佛教文獻(清代以前)所曾有的記載,皆儘可能的蒐羅進來,以便相關研究專案使用。
「討論區」欄
引用大量外部資料,或對於人名做辨正,及其他輔助資料之儲存。若是人名在某些地方有特殊用法,也可在此說明。但這一區僅編輯人員可以閱覽編輯。
新修正(20100915(w3))
人名資料庫:
最基本的資訊內容:生卒年、藉貫、師承、師兄弟、著作、法嗣、事件時間。
若是無生卒年,則請找出相關人物生卒年。
若是無任何資料,但有生卒年、藉貫,填完以上欄位後,則註解欄可不填內容。
若是無任何資料,也無生卒年、藉貫,也無法找出相關人物生卒年,則請不用收錄至規範資料庫。
編輯「地名規範資料庫」
第一步驟
- 到http://dev.ddbc.edu.tw/authority/
- 輸入Account、Password,按下「Login」
- 選擇「地名規範資料庫」
- 按照「人名規範資料庫」第二步驟執行一次,避免重複建置。
第二步驟
在開始之前,請先閱讀#地名編碼原則
區分準備要編輯的地名範圍種類,在地圖製作時大致分為「點地名」、「線地名」、「面地名」。
點地名:小於一個城市的範圍。本資料庫將城市視為「點地名」,故凡小於一個城市的範圍皆屬之。
線地名:凡跨越二個城市以上,且可以線條繪出的地名皆屬之。如河川、道路。
面地名:凡跨越二個城市以上,且在製圖時通常以圈圍的方式表達者,皆屬之。如國界、省界、沙漠、海洋等。
地名又有屬性之分,如寺廟、山脈之類。請參考地名編碼原則#屬性碼說明:
「編碼」,分中國、跨國。「中國」境內地名又分省內(方法一)、跨省(方法二)。請參考地名編碼原則#中國地理區編碼示例
「中國」方法一:單一省境內
- 1.選擇「現今行政區」足以涵蓋準備要編輯的地區。如在南京雨花台區,則選擇 江蘇省-南京市-雨花台區。然後按「選取此地區」。
- 2.「屬性」欄:選擇不同類型。
- 3.「獲得編碼」欄:按「按此取得編碼」。此時資料庫會提供一組編碼,如無問題則按「使用此碼」,或清除重選。
「中國」方法二:跨省
- 1.選擇一個跨省的中國地理區,如「華北」。此時資料庫會顯示其涵蓋的省區,如「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內蒙自治區」。
- 2.若是地理區足以涵蓋要新增的地名,則直接選擇屬性類別。
- 3.若是跨中國地理區的新增地名,則請選擇「全國」。
- 4.本法僅適用於「線地名」、「面地名」。
「跨國」(涵蓋跨中國及外國)地名編碼目前由管理者負責,其編碼原則請參考地名編碼原則#聯合國地理區代碼。「外國」地名編碼由「國別」開始,其餘與「中國方法一」相同。
另外關於典籍記載不存於世間之地名,則以「非人界部份」編碼,是一連串以 XZ (X zone)開頭的流水號編碼。
最後若要新增「副地名」,如紫禁城太和殿,則在「輸入預設編碼」之處輸入「CN0110101A01AA」,此時資料庫會提供一個新編碼。此類地名不需編輯座標,而直接引用主地名之座標。
第三步驟 地名資料編輯
不可變資料
有「編碼」「現今行政區」「Class_id」「County」
- 編碼:即地名編碼。一旦座標及現今行政區確定,就不再變更。若需更正,需另作資料轉換(「重新編碼」功能)。
- 現今行政區:指2007年12月的行政疆域。由於地圖會隨時更新,新的疆域很難編碼。這一點目前希望編輯者將地點先轉換回2007年12月的地名,未來視情況再改善這一部分功能。
- Class_id:代表朝代與行政層級的編碼。其結果顯示於「County」。本表乃中研院空間資訊技術小組根據譚其驤編《中國歷史地圖集》繪製。表中出現的地名,皆以該中心的說明為主。詳情參考:中國歷史文化地圖系統建置介紹[1][2][3]以下為內容說明:
ClassType_Name | class_id | class_name | start_year | end_year | class_note |
中國歷史地圖集_清代行政區劃 | 01_A88 | 不詳位置之地名 | 1644 | 1911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清代行政區劃 | 01_A99 | 其他 | 1644 | 1911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清代行政區劃 | 01_AD | 國都 | 1644 | 1911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清代行政區劃 | 01_AE | 省級政府行政中心所在地 | 1644 | 1911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清代行政區劃 | 01_AF | 府級、州級、部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1644 | 1911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清代行政區劃 | 01_AI | 縣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1644 | 1911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清代行政區劃 | 01_AM | 縣以下聚邑 | 1644 | 1911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明代行政區劃 | 02_A88 | 不詳位置之地名 | 1368 | 1644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明代行政區劃 | 02_A99 | 其他 | 1368 | 1644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明代行政區劃 | 02_AD | 國都 | 1368 | 1644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明代行政區劃 | 02_AE | 布政使司所在地 | 1368 | 1644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明代行政區劃 | 02_AF | 府級、州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1368 | 1644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明代行政區劃 | 02_AI | 縣級、州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1368 | 1644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明代行政區劃 | 02_AM | 縣以下聚邑 | 1368 | 1644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明代行政區劃 | 02_BF | 行都司、留守司、衛級軍事中心所 | 1368 | 1644 | 衛或兼轄民,稱衛軍民指揮使司,簡稱衛。 |
中國歷史地圖集_明代行政區劃 | 02_BI | 所級軍事中心所在地 | 1368 | 1644 | 守禦千戶所、千戶所,簡稱所。 |
中國歷史地圖集_元代行政區劃 | 03_A77 | 行州(隸屬於路級)行政中心所在 | 1271 | 1368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元代行政區劃 | 03_A88 | 不詳位置之地名 | 1271 | 1368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元代行政區劃 | 03_A99 | 其他 | 1271 | 1368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元代行政區劃 | 03_AD | 國都 | 1271 | 1368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元代行政區劃 | 03_AE | 行省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1271 | 1368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元代行政區劃 | 03_AF | 路級、府級、州級、軍級、萬戶級 | 1271 | 1368 | 二級州是由中央直隸。 |
中國歷史地圖集_元代行政區劃 | 03_AI | 縣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1271 | 1368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元代行政區劃 | 03_AM | 縣以下聚邑 | 1271 | 1368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金、南宋時期行政區劃 | 04_A77 | 羈糜州、部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1127 | 1279 | 大多出現於西南邊區。 |
中國歷史地圖集_金、南宋時期行政區劃 | 04_A88 | 不詳位置之地名 | 1127 | 1279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金、南宋時期行政區劃 | 04_A99 | 其他 | 1127 | 1279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金、南宋時期行政區劃 | 04_AD | 國都 | 1127 | 1279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金、南宋時期行政區劃 | 04_AE | 路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1127 | 1279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金、南宋時期行政區劃 | 04_AF | 路級、府級、州級、軍級、監級行 | 1127 | 1279 | 不領民戶不稱府州,稱路。 |
中國歷史地圖集_金、南宋時期行政區劃 | 04_AI | 縣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1127 | 1279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金、南宋時期行政區劃 | 04_AM | 縣以下聚邑 | 1127 | 1279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遼、北宋時期行政區劃 | 05_A77 | 羈糜州行政中心所在地 | 960 | 1127 | 大多出現於西南邊區。 |
中國歷史地圖集_遼、北宋時期行政區劃 | 05_A88 | 不詳位置之地名 | 960 | 1127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遼、北宋時期行政區劃 | 05_A99 | 其他 | 960 | 1127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遼、北宋時期行政區劃 | 05_AD | 國都 | 960 | 1127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遼、北宋時期行政區劃 | 05_AE | 路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960 | 1127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遼、北宋時期行政區劃 | 05_AF | 府級、州級、軍級、監級行政中心 | 960 | 1127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遼、北宋時期行政區劃 | 05_AI | 縣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960 | 1127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遼、北宋時期行政區劃 | 05_AM | 縣以下聚邑 | 960 | 1127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五代十國時期行政區劃 | 06_A77 | 羈糜州行政中心所在地 | 907 | 979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五代十國時期行政區劃 | 06_A88 | 不詳位置之地名 | 907 | 979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五代十國時期行政區劃 | 06_A99 | 其他 | 907 | 979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五代十國時期行政區劃 | 06_AD | 國都 | 907 | 979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五代十國時期行政區劃 | 06_AE | 府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907 | 979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五代十國時期行政區劃 | 06_AF | 府級、州級、軍級、監級行政中心 | 907 | 979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五代十國時期行政區劃 | 06_AI | 縣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907 | 979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五代十國時期行政區劃 | 06_AM | 縣以下聚邑 | 907 | 979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五代十國時期行政區劃 | 06_BF | 節度使軍事中心所在地 | 907 | 979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唐代時期行政區劃 | 07_A77 | 羈糜州行政中心所在地 | 618 | 907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唐代時期行政區劃 | 07_A88 | 不詳位置之地名 | 618 | 907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唐代時期行政區劃 | 07_A99 | 其他 | 618 | 907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唐代時期行政區劃 | 07_AD | 國都 | 618 | 907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唐代時期行政區劃 | 07_AE | 道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618 | 907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唐代時期行政區劃 | 07_AF | 府級、州級、郡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618 | 907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唐代時期行政區劃 | 07_AI | 縣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618 | 907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唐代時期行政區劃 | 07_AM | 縣以下聚邑 | 618 | 907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唐代時期行政區劃 | 07_BF | 都護府、都督府、節度使軍事中心 | 618 | 907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唐代時期行政區劃 | 07_BI | 羈糜都護府、羈糜都督府級軍事中 | 618 | 907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隋代時期行政區劃 | 08_A88 | 不詳範圍之地區 | 581 | 618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隋代時期行政區劃 | 08_A99 | 其他 | 581 | 618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隋代時期行政區劃 | 08_AD | 國都 | 581 | 618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隋代時期行政區劃 | 08_AF | 州級、郡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581 | 618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隋代時期行政區劃 | 08_AI | 縣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581 | 618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隋代時期行政區劃 | 08_AM | 縣以下聚邑 | 581 | 618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南北朝時期行政區劃 | 09_A77 | 僑州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420 | 589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南北朝時期行政區劃 | 09_A88 | 不詳位置之地名 | 420 | 589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南北朝時期行政區劃 | 09_A99 | 其他 | 420 | 589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南北朝時期行政區劃 | 09_AD | 國都 | 420 | 589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南北朝時期行政區劃 | 09_AE | 州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420 | 589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南北朝時期行政區劃 | 09_AF | 郡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420 | 589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南北朝時期行政區劃 | 09_AI | 縣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420 | 589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南北朝時期行政區劃 | 09_AM | 縣以下聚邑 | 420 | 589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東晉十六國時期行政區劃 | 10_A77 | 僑州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317 | 420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東晉十六國時期行政區劃 | 10_A88 | 不詳範圍之地區 | 317 | 420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東晉十六國時期行政區劃 | 10_A99 | 其他 | 317 | 420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東晉十六國時期行政區劃 | 10_AD | 國都 | 317 | 420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東晉十六國時期行政區劃 | 10_AE | 州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317 | 420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東晉十六國時期行政區劃 | 10_AF | 郡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317 | 420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東晉十六國時期行政區劃 | 10_AI | 縣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317 | 420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東晉十六國時期行政區劃 | 10_AM | 縣以下聚邑 | 317 | 420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西晉時期行政區劃 | 11_A88 | 不詳位置之地名 | 265 | 316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西晉時期行政區劃 | 11_A99 | 其他 | 265 | 316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西晉時期行政區劃 | 11_AD | 國都 | 265 | 316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西晉時期行政區劃 | 11_AE | 州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265 | 316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西晉時期行政區劃 | 11_AF | 郡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265 | 316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西晉時期行政區劃 | 11_AI | 縣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265 | 316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西晉時期行政區劃 | 11_AM | 縣以下聚邑 | 265 | 316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西晉時期行政區劃 | 11_BF | 校尉級軍事中心所在地 | 265 | 316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三國時期行政區劃 | 12_A88 | 不詳範圍之地區 | 220 | 280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三國時期行政區劃 | 12_A99 | 其他 | 220 | 280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三國時期行政區劃 | 12_AD | 國都 | 220 | 280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三國時期行政區劃 | 12_AE | 州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220 | 280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三國時期行政區劃 | 12_AF | 郡級、國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220 | 280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三國時期行政區劃 | 12_AI | 縣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220 | 280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三國時期行政區劃 | 12_AM | 縣以下聚邑 | 220 | 280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三國時期行政區劃 | 12_BF | 校尉、護軍級軍事中心所在地 | 220 | 280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三國時期行政區劃 | 12_BI | 中郎將、都尉級軍事中心所在地 | 220 | 280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東漢時期行政區劃 | 13_A88 | 不詳範圍之地區 | 24 | 220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東漢時期行政區劃 | 13_A99 | 其他 | 24 | 220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東漢時期行政區劃 | 13_AD | 國都 | 24 | 220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東漢時期行政區劃 | 13_AF | 郡級、國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24 | 220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東漢時期行政區劃 | 13_AI | 縣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24 | 220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東漢時期行政區劃 | 13_AM | 縣以下聚邑 | 24 | 220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東漢時期行政區劃 | 13_BF | 軍事中心所在地 | 24 | 220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東漢時期行政區劃 | 13_BI | 軍事中心所在地 | 24 | 220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西漢時期行政區劃 | 14_A88 | 不詳位置之地名 | BC 202 | 24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西漢時期行政區劃 | 14_A99 | 其他 | BC 202 | 24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西漢時期行政區劃 | 14_AD | 國都 | BC 202 | 24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西漢時期行政區劃 | 14_AF | 郡級、國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BC 202 | 24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西漢時期行政區劃 | 14_AI | 縣級、侯國邑、道級行政中心所在 | BC 202 | 24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西漢時期行政區劃 | 14_AM | 縣以下聚邑 | BC 202 | 24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西漢時期行政區劃 | 14_BF | 軍事中心所在地 | BC 202 | 24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西漢時期行政區劃 | 14_BI | 軍事中所在地 | BC 202 | 24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秦代行政區劃 | 15_A88 | 不詳位置之地名 | BC 220 | BC 206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秦代行政區劃 | 15_A99 | 其他 | BC 220 | BC 206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秦代行政區劃 | 15_AD | 國都 | BC 220 | BC 206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秦代行政區劃 | 15_AF | 郡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BC 220 | BC 206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秦代行政區劃 | 15_AI | 縣級行政中心所在地 | BC 220 | BC 206 | |
中國歷史地圖集_秦代行政區劃 | 15_AM | 縣以下聚邑 | BC 220 | BC 206 | |
16_AI | 縣、省轄市 | 1912 | 1949 | ||
16_AE | 省級行政中心所在 | 1912 | 1949 | ||
16_AD | 國都 | 1912 | 1949 | ||
17_AI | 縣、省轄市 | 1949 | 現今 | ||
17_AF | 地級市行政中心所在 | 1949 | 現今 | ||
17_AE | 省級行政中心所在 | 1949 | 現今 | ||
17_AD | 國都 | 1949 | 現今 |
常名與別名
- 1.常名:具有代表性的名稱,或官方制定的地名。寺名部分由於已經有座標,故為提升搜尋精確率,一律「不冠地名」。如「洛陽白馬寺」,作「白馬寺」。
- 2.別名:由於譯名、校勘或是異體字、同音字引發的同地不同名的情況。如「合黎」,CBETA作「合梨」;「東冶」,CBETA作「東治」。故須羅列所有出現的異寫名,這是為避免使用者找不到地名的欄位,特別是關於西域許多音譯的地名,必須以此作為搜尋依據。
- 3.除漢文地名外,若有曾在外文古文獻出現過的外文地名也一併收入。而且各語種必須選擇一個常名,其常名與別名的用法與漢文相同。
地名基本資料
「朝代」欄:
僅使用於行政地名。一般或自然地理地名不選擇。
「座標」欄:
本資料庫中研院提供之Z碼系統使用GRS67經緯度座標系統,其他(GPS或Google Earth Google 地球)使用WGS84經緯度座標系統。依國際慣例先填緯度,後填經度。單位為「度」,度以下以10進位小數表示。如南京座標為32°3′N, 118°46′E,則填入32.05, 118.766667。座標的選擇示例如下:
行政地名 | 行政中心所在地。若無,則以現今行政中心所在代表。 |
廣大之地理區域 | 以約略之幾何中心點為座標值。一般只取到整數或10位數。 |
寺院或建築 | 取主殿或主建物之座標值 |
山岳 | 取主峰或具代表性之山峰座標值 |
河川 | 取河口溯河約1公里之座標值。由於許多河流在匯合之後便易名,故以此法較易辨認。 |
- 對於選定座標值,確定其必然在該地名明確之「範圍」內時,其狀態可選擇「已考定(精確值)」。如:南京報恩寺、南京、江蘇省、中國。但像是「中國」這樣大的地名最好選擇較沒有爭議的「值」,例如使用「西藏」的座標就不建議。
- 對於選定之座標值,不確定在地名之「範圍」內時,其狀態可選擇「估計值(預設值)」。如:靈根寺,僅知在南京(一座城市的範圍內)。此時所用的座標為估計值,不一定在靈根寺內。凡有今地名但無確定位置者皆屬此類。又如:耶婆提國(梁高僧傳),僅知在印尼的某處,但不知是今日哪一省或城市。也就是說參考來源(工具書)的描寫為模棱兩可,莫衷一是時亦屬此類。編輯者可以提供一個大致的座標(整數值)。編碼處理:以最小可能範圍所在為區碼,再加上屬性。如:不知「耶婆提國」所在及其範圍大小,則可以用「新增地名>外國部份>印尼,E」,取得編碼「ID0000000E01AA」。
- 無今地名可考時,其狀態可選擇「待考」。如:僅知依前後文「興福寺」在華東,則可以用「新增地名>方法二>華東,T」,取得編碼「CN0300000T01AA」。但無法提供大致的座標(怕誤導讀者),則建議選擇本項。由於不填座標值時,資料庫會自動填「0」,使地點位於大西洋中,亦須選擇此項以示區別。
- 對於座標值無可考定,其狀態可選擇「不可考」。如:「兜率天」、「桃花源」皆屬此類。
Geographic coordinates
The coordinates are entered as decimal degrees, i.e. for the city of Nanjing instead of 32°3′N for the latitude (Y-coordinate) and 118°46′E for the longitude (X-coordinate), enter 32.05 and 118.766667 respectively.
There is a default value for every administrative region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database. In the case of China, this means there is one default value for each province, city and county.
To display and use this default value, choose an administrative region (行政區) in the entry mask, then click on the button 選定此行政區 („choose this administrative region“), then click on 预设座标 („display geographic coordinates“). The default geographic coordinates will then be displayed accordingly in the X- and Y- fields below.
The default value is one point representing a region and is defined as the current seat of government of that administrative region. The geographic coordinates in this database are found by first using a map that indicates the location of government (e.g. map.sogou.com/), secondly finding the governmental building on google earth and thirdly extracting its exact coordinates.
Administrative region: According to administrative center. If that doesn't exist, the current administrative center is entered (that is the default value).
Greater geographic regions: Find the approximate center of the greater region and enter whole numbers (if possible for example: 5, 10, 20 or 100) as decimal degrees to indicate that this is only a representative point.
Mountain range: Geographic coordinates chosen according to the highest or main peak (e.g. the peak of Mount Everest for the Himalaya mountain range)
Rivers: Choose the geographic coordinates by tracing upriver for about 1 km from the mouth of the river. Since most rivers flow into another river this method avoids confusion about which one of the two rivers at their junction is meant.
Temples or other buildings: Use the geographic coordinates of the main building.
Non-human world: Do not enter geographic coordinates since a place in the non-human world cannot be located on a map. There is also no default value to choose from; X and Y are both set to zero (0).
There are four different categories to indicate the level of precision and certainty of a place name:
Precise/accurate (精確值): used when an exact point (i.e. a temple etc.) can be located on a map. If the original place doesn't exist anymore, but sources indicate the exact location, then this category is also used. This category is also used for verified administrative regions.
Estimated (估計值): if it is known that a certain point lies within defined boundaries (i.e. a city), but the exact location within those boundaries is unknown, then a reasonable point is chosen and the category "estimated" is applied. If there is no other reasonable point, the default value is used (in this example: the current seat of government of that city)
Under investigation (待考): if a certain point lies within wider boundaries (such as in the region of a few cities or even a province), and the exact location is unknown, then the category "under investigation" is used.
Can't be verified (不可考): if, by nature of the point or because of the loss of historical records, an exact or approximate location cannot be indicated.
「拼音」欄
目前暫不填寫,未來會設計成自動產生。
「地理群組」欄
有地理上共存的關係,一旦親體消失,子目隨即消失。如「大明宮」及其所屬各殿、建築。主要是利用親體說明子目地名,以避免子目因過於細微難以說明,並易於檢索共存的其他子目。此欄位較適用於性質相似的地名,親體之內不應再有其他與親體屬性差異太大的子目。例如峨嵋山中的寺、觀,峨嵋山屬「山」,寺屬「佛教地點」,觀屬「地點」,這樣的群組所提供的資訊已存在於資料庫中(如用座標、行政區域查詢即可),並且難以區分為何有些子目被排除在外(可能專案沒有提到)。使用時請注意:「暫時不將行政區域納入群組」因為即使同一朝代的行政區亦常有改隸的情形,如有需要請在「說明」欄中敘述即可。除了建築群外,河川水系也適用此欄位,但山脈則較不建議,因涉及地質、地形不同的因素,以及山名範圍的劃定,較易引起不必要的誤會,請儘量避免。
「說明」欄:
概略描述其所處地理位置。由於絕大多數地名需要引用參考資料,所以比較好的方式是節錄自參考資料,並需以全形括號註明資料來源,以便讀者可以回溯資料內容。資料來源清單位於「參考書目」網頁,若有新書目需要引用,請洽管理員新增。若引用資料來源為網頁,需注意URL是否正確(若URL本為中文,貼上時轉為亂碼,請費心修正,俾便未來URL萬一失效時,可以尋求替代資料)。其於注意事項請詳人名「說明Note:」欄。
出現位置
- 1.地名出自於CBETA者:
- 「CBETA 行首」:填地名所在CBETA之行號資訊,例如: X87n1626_p0312c10
- 「CBETA 題名」:填地名所在CBETA之經名資訊,例如:大唐西域記。
- 「CBETA 行首」:填地名所在CBETA之行號資訊,例如: X87n1626_p0312c10
- 2.地名出自於CBETA以外者:
- 其他來源-行號:目前僅填「中國佛寺志」之「志號」與「頁碼」。
- 其他來源-題名:填地名所在「中國佛寺志」之「篇名」。
- 其他來源-行號:目前僅填「中國佛寺志」之「志號」與「頁碼」。
- 請參考人名部分的說明。
「討論區」欄
引用大量外部資料,或對於地名做辨正,及其他輔助資料之儲存。若是地名在某些地方有特殊用法,也可在此說明。但這一區僅編輯人員可以閱覽編輯。
最後,按「送出」
◆綜上所述,建置注意事項如下:
1. 必填欄位「經緯度」、「別名」、「說明」。
2. 「說明」欄,應描述其所處地理位置,並且引用網址時,不引用 Blog(部落格或網誌或網路日誌或博客)、BBS(電子系統佈告欄)、小論壇(討論區或討論版)、旅遊網、書店之新書介紹、新聞網等。
3. 新增之前,請確定使用正體中文搜尋,以免重建置。如:黃、黄;綿、緜;潁、頴(正、異)。例如:穎川,搜尋不到時,改用「穎」、「川」再搜一次。以避免其中有異體字出現。
4. 嚴禁使用簡體字。如「叶斗峰」實為「協斗峰」之異寫,並非「葉鬥峰」之簡寫。為避免混淆,請編輯人員有所疑慮時,將名稱放入四庫全書搜尋一遍,以正名之。
參考書目
以下範例主要參考 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 15th ed., MLA 論文寫作手冊, 6th ed.
作者簡稱
作者或主要編輯者「姓」的羅馬拼音,第一個字母大寫。如:
Etienne Lamotte → Lamotte
丁福保 → Ding
牧田諦亮、塚本善隆 → Makita
作者
作者或主要編輯者姓名的原文及羅馬拼音,羅馬拼音第一個字母大寫,姓在前,名在後,中間以半形逗號、空格隔開。此為排序方便,故不用前名後姓。
多人需以全形逗號(,)隔開。
作者、編者、集者、譯者按這個次序以全形分號(;)隔開。
不能盡列作者(大於三人),後面加 et al.,猶中文「人等」;作者為機關單位不能盡列,後面加 etc.,猶中文「等」。
若為編輯者後面加 ed.,複數為 eds.。
若為匯集者後面加 comp.,複數為 comps.。
若為翻譯者後面加 trans.。
作者不詳表達為:anon.(請注意:沒有記載作者的書未必是佚名的書。)
有筆名者,將筆名以方括號[ ]繫於姓名之後。身分不詳,只知筆名,則於筆名後方加[pseud.]。若筆名較為有名,姓名可以省略。如:
Etienne Lamotte → Lamotte, Etienne
丁福保 → Ding, Fubao 丁福保
牧田諦亮、塚本善隆 → Makita, Tairyo 牧田諦亮,Tsukamoto, Zenryu 塚本善隆
嚴耕望 編 → Yan, Gengwang 嚴耕望 ed.
徐松 著,李健超 編 → Xu, Song 徐松;Li Jianchao 李健超 ed.
慧皎 著,朱恆夫、王學鈞、趙益 編譯,潘栢世 編 → Shi, HuijiaoZhu 釋慧皎;Zhu, Hengfu 朱恆夫,Wang, Xuejun 王學鈞,Zhao, Yi 趙益 trans. eds.;Pan, Boshi 潘栢世 ed.
書名
按照音譯(選填)、原文(必填)、義譯(選填,加[ ])列出,若為論文則填篇名。
電子出版品若標題無註明,應附加媒體形式或網站。如: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 → Zhongguo gujin diming dacidian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 [Dictionary of ancient and present toponyms of China]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I: The Ch'in and Han Empires)[劍橋中國史 秦漢帝國]
望月仏教大辞典 → Mochizuki Bukkyō daijiten 望月仏教大辞典
韓國人名大事典 → Hanʾguk inmyŏng taesajŏn 한국인명대사전 韓國人名大事典
收於《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論文 → 从房山“石经题记”看唐代的邑社组织
Foguang da cidian 佛光大辭典 [Large Foguang Dictionary]CD-ROM
北宋汴京之寺院與佛教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MAG/hs06.htm
版本
出版城市、單位、冊數 vols.(一冊時可省略)。頁碼前冠p.,多頁碼冠pp.。
若為翻印書,以引用書的版權頁登記。如:
出版機關含地名可省略城市名 → Beijing Shangwu yinshuguan 北京商務印書館 1st Edition 5 vols.
論文位於期刊的表示 → Beijing, Journal of National Museum of Chinese History 北京 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Vol.10, pp. 67-71, 76.
日期
一律換算成西元日期格式。若為翻印書,原稿書的出版日期以方括號置於後方。如:
2002.07
1980-1985
1999.03[1990.07]
ISBN / ISSN
請填入字串即可。詳
http://zh.wikipedia.org/wiki/ISBN
http://zh.wikipedia.org/wiki/ISSN
縮略語
書名的縮寫,用於註解之中,避免冗長書名。古籍以通用的簡稱為主,如:《重編影印全唐文及拾遺附索引》作《全唐文》,近代論文則以姓名(姓氏)加年分,如:錢文忠1991、Hummel 2003。
管理者
維護「人名/地名規範資料庫」
step1 登入
http://authority.ddbc.edu.tw/
輸入 Account、Password
然後 Login
step2 通報
須修改者,請記錄在人名/地名規範檔維護日誌,並知會管理者修改。
路徑如下所示:Google文件(http://spreadsheets.google.com/ccc?key=p0_E_fq5EftFcnelXEWe6Jw&hl=zh_TW)\規範碼修改\人名規範檔維護日誌 or 地名規範檔維護日誌
step3 刪除與合併
至「人名/地名規範碼修改」,確認是否有條目通報欲「刪除」、「合併」。
路徑如下所示:Google文件(http://docs.google.com/?tab=mo&pli=1#all)\規範碼修改\人名規範碼修改 or 地名規範碼修改
所謂「刪除」,即外部使用者無法搜尋,也無法見到。內部編輯者,可以搜尋並見到;但字面會有一條刪除線。此為隱藏功能,本資料庫沒有真正的刪除功能。
.已「刪除(隱藏)」的資料,可至「管理功能」→「隱藏紀錄」救回。
step4 檢視
http://authority.ddbc.edu.tw/
「人名/地名維護」→管理功能→修改紀錄→選擇欲維護的日期
今日維護前一日,例如:2009-06-17 當天則維護「修改紀錄」顯示為 2009-06-18 的資料。
step5 複檢
待管理者修改後,請再複檢一次。